
看望华中最大香菇生意商场:天亮前3小时售出10万斤香菇
时间: 2025-03-25 22:25:32 | 作者: 干食用菌系列
“哗啦”一声,卷帘门被摆开。63岁的张家富借着仓库里暗淡的灯火,点了点今日赶集的货:8包,3个品类,1000多斤。
“这些车都是去商场上卖香菇的,咱们急忙动身,去占位子。”张家富招待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上车。
这儿是华中最大的香菇生意商场——楚北香菇生意商场。正月初八(2月5日)开市以来,日均生意量超10万斤,单日最高生意额超越500万元。
清晨开市、天亮收场,是香菇商场的一大特征。老一辈菇贩说,干香菇贮存需阴凉避光,白日开市会使香菇品相折损,一朝一夕,起早贪黑就成了常规。
“老冷,你来这么早,你姓冷还真是不怕冷!”鄂北的山里,清晨寒气四溢。张家富停好车,一边卸货,一边和周围货摊的冷建斌开起了打趣。
100来斤塑料大包从车上滚下,冷建斌急忙过来,给张家富搭了把手。商场上,许多人和他相同头戴着探照灯,便利摸黑干活。
折腰一瞬,灯火点亮了通明包装,袋中香菇朵朵“开放”:柄短形圆,斑纹如刻。
张家富从90年代开端栽培香菇,本年栽培规划扩展到10万棒。眼下,第一茬香菇已根本出完。每隔两天,他都会来商场售卖。
除了本地栽培户和菇贩,商场上还有不少从省内周边县市以及河南省桐柏、泌阳、确山赶来的菇贩。
家住桐柏县的汪爱娇和老公王万圣带着10包香菇,深夜两点多动身,驱车一个多小时,赶了个靠中心的方位:“这儿的商场热烈,连广东、浙江的老板都来买,只需价钱谈拢,天不亮就能卖完。”
张家富摆好摊没多久,一群左胳膊夹着塑料布,右手打着手电筒的人来到了商场。他们不时在货摊前停步,用手电筒照向袋子里的香菇。
“卖多少钱?”客商陈金强从广水赶来,站到了张家富的货摊前。他把手伸进装满香菇的大袋里,掏出一把细细打量。
“成色不均啊,这个价吧。”“验明正身”后,陈金强直接在香菇袋上,提笔写了个数字。
“这不可!不卖不卖!”看清价格后,张家富连连摆手,顺势用袖口擦去了油墨未干的数字。
“你要多少……”“本年都是这个价……”“三包都是相同品相……”“都是熟人……”
陈金强在塑料袋上写明单价后,还写上了一个“陈”字。这表明这包货现已归于他,张家富不能再卖给其他人了。
放眼望去,整条长街上已是人山人海。写和擦的“拉锯”,买与卖的跳动,在商场每个货摊前演出。
电子秤显示屏亮起,一袋袋香菇被抬上秤台,数字跳动几下,他一边大声报出分量,一边在簿本上做好记载。
没多久,邱立华的面前就围得风雨不透。翻开记载本,本年开市以来,他所担任的这台电子秤,一天最高曾称重3万多斤。
“咱们商场是一致过磅。”商场担任人万道忠介绍,整个商场共投进8台公平秤,每一台都经省计量测验技能研究院随州分院检测并出陈述,生意两边都非常认可。
万道忠说,本年虽受气候影响,香菇产值和质量不如从前,但流程通明,生意公正,开市后商场人气不减反增,日均生意量超越10万斤,估计继续到阴历五月中旬。
“本年的中心一号文件理解精确地提出了‘推进食用菌工业提质增效’,这让咱们更有决心了。”殷店镇镇长余雷说,本年,殷店镇将新增香菇烘干、扩展集中制棒及冷库贮存等社会化服务供应,加强完善工业链条,逐渐将商场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香菇生意中心。
天色渐亮,生意商场归于安静。张家富点开手机核算完收入,预备拾掇回家。不远处,打包结束的香菇正在装车,它们将从这儿发往全国各地,一部分还将漂洋过海,端上外国民众的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