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方便食品系列 -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关于征集《六安市食用菌产业跃迁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社会公众意见的公告

时间: 2024-08-10 20:41:32 |   作者: 方便食品系列

产品描述

  ,加快推进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关键性工程,全力做好“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推动食用菌产业跃迁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代拟了《六安市食用菌产业跃迁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们将很看重您的意见和需求,对于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将予以采纳。期待您的参与!

  (一)登录六安市人民政府网“全市政府网站意见征集平台”()或六安市农业农村局网站“征集调查”栏目()留言;

  (二)书面信件。地址:六安市农业科技大厦7楼713室;邮编:237000

  (四)联系方式。来信请注明“征求意见稿建议反馈”字样及来信人姓名、联系方式。

  附件:1.《六安市食用菌产业跃迁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和要求,市农业农村局起草了《六安市食用菌产业跃迁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就起草过程及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食用菌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我市为“十四五”全省4个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之一,金寨县、金安区和舒城县是全省“十四五”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其中金寨县在全省10大食用菌产量大县中位居第4,产值位居全省第1。为此,结合9月28日市委书记叶露中在全市农业特色产业跃迁式发展实施方案专题汇报会上重要指示精神,市农业农村局全面组织并且开展了《六安市食用菌产业跃迁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

  为全面摸底和精准掌握我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市农业农村局于7月底组织人员深入金寨县、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县等食用菌栽培大县,走访了金寨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心、霍山县中药材发展中心、裕安区源辉菌茧专业合作社等业务管理单位和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就全市食用菌短板和发展思路开展了一次深入调研。8月底,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方案起草人员及相关县区食用菌产业负责同志赴吉林省汪清县、蛟河市等地学习考察木耳、灵芝等食药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进模式。10月19日,我市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市考察期间,在金山区廊下镇学习考察了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基地。吉林、上海等地关于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先进做法,为推进我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展了视野、明确了方向,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起草组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起草了《实施方案》初稿,期间市农业农村局组织金寨乔康药业、霍山桃李源生态农业等10家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征询座谈,分析讨论我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发展路径和政策需求,并结合本地调研和外出考察取经,充分吸收经营主体意见建议,确保实施方案符合六安实际、符合产业发展趋势。9月28日,结合市委书记叶露中听取《六安市茶产业跃迁式发展实施方案》汇报后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谋准谋深谋实”的思路,围绕“抓主体、抓龙头,拓市场、拓渠道,通过扶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发展,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区域品牌发展”等重点工作,起草组对《实施方案》和《若干政策措施》的结构进行了修订完善,最终形成《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实施方案》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明确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提出到2028年,全市食用菌产量发展至12万吨以上,综合产值发展至100亿元以上,带动种菌农民20万人实现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等工作目标任务;第二部分为重点工作,主要包括“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行动、实施品牌创建行动、实施全产业链发展行动、实施菌种保护与利用行动、实施基地建设扩面行动、实施标准化生产行动、实施产业科技支撑行动、实施绿色循环发展行动”8个方面;第三部分为保障措施,涉及“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用地保障、强化政策扶持、强化人才支撑”4条举措。此外,正文后还配套了领导小组名单、若干政策措施、工作任务分工、发展任务指标分解表、发展规划示意图等5个附件,作为行动指南和操作手册,进一步增强了《实施方案》的实效性和执行力。

  1. 突出问题导向。认真细致找准当前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制约瓶颈,切实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集中梳理了5个方面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食用菌产业集聚不够;产业产能规模小;产业设施条件差,现代化生产水平低,种植水平低效;科技支撑能力弱,科研转化能力不强;产业综合开发不深,受食用菌限制因素影响,产业链条不完善等等。通过对照分析上述问题和制约因素,我们认真开展《实施方案》的研究和起草工作。

  2. 突出主攻方向。通过对《实施方案》深入讨论和吸纳各方意见,我们认为,六安食用菌产业跃迁式发展的主攻方向集中体现在6个方面,一是强化生产管理机构和技术服务体系;二是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完善生产设施装备;三是提升产品流通与加工能力,促进全链融合;四是强化宣传推荐,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五是深化品种繁育保护,推进良种繁育与推广;六是加大政策扶持,培育壮大主体等等。在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后,我们起草的《实施方案》脉络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工作举措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3. 突出政策支持。遵照市委、市政府对我市食用菌产业跃迁式发展提出的指导意见和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实施方案》正文提及的8项重点工作,我们研究制定了《六安市食用菌产业跃迁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为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共设置8项产业扶持政策,包括支持骨干龙头企业未来的发展、支持食用菌品牌营销推广、支持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支持菌种保护与利用、支持食用菌种植和标准化生产、支持食用菌科技创新、支持推进食用菌绿色循环模式等,经测算5年内共需财政奖补资金近6397万元,由县区人民政府整合涉农财政资金予以支持,市财政给予奖补。

  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高端绿色食品产业的系列部署和要求,全力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农业增值大文章,推深做实“138+N”和“6969”工程,巩固我市作为全省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的发展成果,加快推进我市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跃迁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深入学习领会习关于“小木耳、大产业”等系列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树立树牢大食物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要求,围绕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关键性工程和农业强市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支撑为动力、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推动食用菌产业跃迁式发展,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坚持政府引导。依托各县区资源禀赋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激励机制,着力推动食用菌产业跃迁式发展。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内生动力,引导优势资源向食用菌产业集聚。

  坚持科技支撑。加快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四新”成果转化,引导食用菌生产主体与科研单位、高校等开展协同合作、联合攻关,推进产业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向更加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现代物质装备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转变。

  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绿色、生态、循环、低碳发展理念,严格实施绿色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加快农业废弃物资源生产食用菌及菌渣高效循环利用,促进生产生态持续协调发展。

  坚持联农带农。大力推广“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统-分-统”生产经营模式,积极探索“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龙头企业+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联农带农模式,带动更多农民参与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锚定全市食用菌产业实现跃迁式发展的建设目标,深入实施“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培育行动”“品牌创建行动”等8项行动,通过5年建设,将六安市打造成全国灵芝产销集散中心(金寨县)、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双孢蘑菇生产基地(霍邱县)、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舒城县)、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羊肚菌生产基地(金安区)、全省食用菌产业第一大市,推动形成“亿斤产量、百亿产值”。到2028年,全市食用菌产量发展至12万吨以上,其中灵芝、天麻等特色珍稀食用菌产量5万吨以上,香菇、木耳等传统食用菌产量7万吨以上。综合产值发展至100亿元以上,其中一产产值21亿元以上,二产产值43亿元以上,三产产值36亿元以上。带动种菌农民20万人,实现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

  拓展金寨县、霍山县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功能,打造药用菌饮片、中成药制剂、高值化非药产品开发等深加工企业集群。抢抓与上海对口合作机遇,着力招引一批在菌种研发、精深加工、智能生产、设备制造、电商物流等关键领域的食用菌“头部企业”“链主企业”,有序扩大菌类即食菜品、休闲食品、灵芝盆景以及生物菌肥生产。加快霍邱县与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双孢蘑菇项目的合作推进力度。依托金寨现代产业园,在现有灵芝产业集群基础上,科学布局药用菌深加工企业,建成“中药大健康产业园”,培育金寨中医药大健康百亿产业集群(基地)。根据各县区食用菌产业态势,适时启动六安市食用菌产业园建设。加强食用菌数字农业工厂建设,实现“机器换人”“机械强菌”。结合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加快预冷保鲜储运、快速烘干等产后预处理能力建设。到2028年,引进头部企业1-2家,引进或培育亿元以上企业10家,5亿元企业1-2家。

  鼓励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机和绿色食品认证。加强“霍山灵芝”“金寨灵芝”“金寨天麻”等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制定公共品牌使用管理办法,通过统一产业布局、统一品牌标志、统一准入机制、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市场形象,逐步实现县域内单一品种公共品牌使用全覆盖。开发“霍山灵芝+”“金寨灵芝+”等系列子品牌,培育创建一批食用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争取全国药用菌产业发展大会永久落户六安。支持食用菌企业参加农交会、农博会等国内有影响力的会展活动。鼓励企业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全国一线城市、大中城市开设销售门店(网点),抢占沪苏浙和沿海发达地区高端市场。支持食用菌产品走出国门,积极开拓食用菌国际市场。加大金寨县“中国药用菌之都”“中国灵芝之都”宣传力度,做响知名度。到2028年,新增食用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机和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0个以上。

  升级改造金寨县“中国药用菌大市场”基础设施,新建“药用菌电子信息平台”,构建从菌种、菌材、种植、加工、包装、仓储、质量检验、追溯管理、电子商务一体化的大别山药用菌现代物流中心体系。鼓励企业、主体利用“邮乐购”、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开展食用菌产品网上销售等业务。推广云农场、短视频、直播等网络经营模式,鼓励发展智慧观光农业、线上体验农业和生鲜电商新零售业态,探索与盒马生鲜、抖音、拼多多等合作,打造食用菌网红产品。支持县区开发“菌旅+康养”“菌旅+研学”等新型业态,在金寨县、霍山县等地建设一批菌旅精品园区、菌物健康体验精品线路,开展食药用菌功能性产品健康体验。支持金寨县建设大别山食用菌科技文化馆,开展食用菌农旅一体示范点创建。到2028年,力争建成铁冲香菇、桃岭茯苓等菌旅精品园区3个,“小南京-全军乡-铁冲乡-汤家汇镇”“桃岭乡-双河镇-南溪镇-关庙乡-沙河乡”等菌旅文旅精品线条,实现食用菌及加工品网络销售额3亿元。

  深入推进食用菌种质资源普查,在舒城县、金安区等地新建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圃。在金寨县建设省级大别山药用菌种质资源库,承担药用菌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评价等工作,完善野生药用菌保护监控设施,制作保存野生药用菌标本,开展药用菌仿野生示范种植。建立食用菌良种保育、选育、存储、繁殖、推广一体化体系,在霍山县、裕安区等县区择优建设一批区域性特色菌种厂和养菌基地。全面实施食用菌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推进灵芝、天麻、茯苓等优异菌种资源创制与应用,不断提高种质资源质量。强化食用菌菌种市场监管,确保菌种生产经营等市场行为规范、质量可靠。到2028年,新增省级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圃(库)2-3个,全市食用菌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合理规划食用菌种植区域,建设以淠淮两岸和舒城县为主的草腐菌栽培区,以大别山区为主的木腐菌栽培区,以金寨县、霍山县为代表的药用菌产业区。采取“政府主导、国企主建、乡村主管、大户主营”的模式,支持县区农业投资公司出资建设标准化、高质量菌棚及配套设施,鼓励生产经营主体全程参与菌棚设施设计建造,并采用回购、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使用,实现“拎包入住”。加快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食用菌新型经营主体,推动食用菌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建设金寨沙河灵芝、金安三十铺羊肚菌、舒城桃溪平菇、裕安独山木耳等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霍山东西溪天麻、金寨长岭茯苓等食用菌仿野生栽培示范基地。支持金寨县沙河乡楼房村、霍山县黑石渡镇杜家冲村、金安区淠东乡代庙村、舒城县桃溪镇红光村等以食用菌产业为主导,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支持舒城县思乡农民专业合作社、霍邱县东乡老兵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裕安区源辉菌茧专业合作社等创建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到2028年,建成食用菌规模化种植示范基地100个,建成仿野生栽培示范基地5个,培育5个村成为“一村一品”(食用菌)示范村。

  全面推行食用菌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积极制订实行六安市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推动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实施菌种(菌棒)生产标准化,利用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等,建设一批专业化菌种(栽培种)和菌棒(出菇棒)生产基地(菌包厂),交由村集体管理。推进基地种植标准化,支持工厂化、立体化、环保化生产,推广灵芝袋料栽培、香菇立体种植、双孢菇菌床周年化种植、木耳吊袋栽培、羊肚菌袋式栽培等种植模式。推进“十大皖药”示范基地、GAP种植基地建设。加强食用菌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探索建立来源可追溯、去向能追踪、风险能管控、公众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大力发展和推广移动式智慧菌房,支持食用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先进机械装备配备。到2028年,制定或修订食(药)用菌标准8个以上,移动式智慧菌房普及率40%以上,新建“十大皖药”示范基地10个以上,GAP种植基地3个以上。

  争创李玉院士工作室落户六安。以市农科院为基础,积极与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通过政企共建、专项补助、开放建院、企业化运营的方式,组建皖西食用菌研究中心,着力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基础性问题。采取“揭榜挂帅”模式开发我市特色食用菌种质资源,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加速品质好、抗逆性强的食用菌新品种推广应用。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研发团队在六安实施菌种科技成果转化、转让。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聚焦食用菌产业发展,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服务。推广液体菌种、工厂化代料栽培、栽培环境智能化调控等绿色高效的生产技术模式。到2028年,争取新认定食用菌新品种3-5个,转化食用菌菌种科技成果1-2项,推广绿色高效的生产技术5项以上。

  深入实施绿色种养工程,推行立体化种植、生态化环保、综合化利用的绿色生产技术模式,推动用地集约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在金安区、舒城县等地推广“水稻+羊肚菌”“水稻+大球盖菇”等稻菇轮作模式;霍邱县、裕安区等沿淠湾区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大力发展草腐菌;加快农林副产物替代杂木作为新基质的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培育“桑枝木耳”“桃枝木耳”等特色产品。坚持培育、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利用荒山和疏林地大力培育栽培食用菌专用林,集成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发展林下灵芝、天麻、茯苓等特色食用菌。组织开展废菌渣、废菌棒、废菌袋综合利用技术应用示范,推广废弃菌棒(菌渣)肥料化、饲料化、基质化、能源化等种养循环利用模式。到2028年,规模30万棒以上的食用菌企业菌渣、废棒综合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新建食用菌林下仿野生栽培示范基地8个。

  成立食用菌产业跃迁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适时研究谋划、协调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加快食用菌产业跃迁式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强过程管理,强化工作调度,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乡村振兴争先创优“赛马”工作激励。各县区要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制定食用菌产业跃迁式发展实施方案,分年度制定工作要点,压紧压实相关部门和属地责任,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科学编制乡村规划,预留产业发展用地。对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供地政策,并纳入县级及以上年度重点建设项目的食用菌产业项目,县区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积极盘活农村闲置村小、村企等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食用菌产业发展。充分利用育秧中心、园艺设施、蚕室等季节性闲置大棚,错峰栽培生育期短的食用菌。食用菌种植、加工企业及大户对土地通过村集体进行流转的,政府优先进行确权颁证。

  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支持,设立市级食用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菌业科学技术创新、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等公益性项目建设。支持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谋划包装相关基础设施项目支持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实施食用菌产业链生态担保。探索将食用菌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支持扩大实施食用菌政策性特色保险。食用菌农机补贴优先保障。加强企业菌房用电、移动式智慧菌房、食用菌冷藏保鲜设施等用电保障。食用菌种植和初加工用电按规定执行农业生产电价。

  采取柔性引进人才政策,加大食用菌人才引进力度,支持食用菌人才办企入企,通过科技入股享受分红。完善市、县、乡三级技术指导服务体系,以科研院所、生产基地等为依托,建设一批食用菌培训基地,培养高素质食用菌从业人员。将食用菌技术培养和训练纳入农业产业带头人培训、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训等培训范围,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

  2023年11月8日至12月8日,市农业农村局就《六安市食用菌产业跃迁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通过电话、电子邮箱、网站公开、书面信件等方式向社会征集相关意见和建议,共收到5条意见建议,采纳5条,有关情况如下。

  建议涉农资金建设的菌菇大棚要提前与承租主体对接,确保建成后即能发挥效益。

  建议建设一批菌旅精品园区、菌物健康体验精品线路,开展食药用菌功能性产品健康体验。

  2023年11月8日至12月8日,市农业农村局就《六安市食用菌产业跃迁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通过电话、电子邮箱、网站公开、书面信件等方式向社会征集相关意见和建议,共收到5条意见建议,采纳5条,有关情况如下。

  建议涉农资金建设的菌菇大棚要提前与承租主体对接,确保建成后即能发挥效益。

  建议建设一批菌旅精品园区、菌物健康体验精品线路,开展食药用菌功能性产品健康体验。